半岛官网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身边都有一个为他保驾护航的兄弟,王慧文无疑是王兴身边最贴身的带刀侍卫,每逢美团出现各种战事,王慧文总是冲在第一线。二人更是以思想碰撞、灵魂对话的挚友。
到2020年,王慧文已经与王兴相识23年,从清华宿舍到清华附近的海丰园,从SNS大战到千团大战,从美团饿了么外卖之争,到进入共享单车和网约车,从公司组织升级到制定人才发展规划,王慧文在王兴身边守护了14年,并总是冲锋陷阵。
王慧文在中学时代是标准的学霸,但同时他认为自己是中国教育的典型失败案例,上大学后彻底厌倦了读书考试这套程序化的“好学生”路线,走向了学霸的反面。随性而为,成为学渣,热衷打游戏上网,通宵也是常有的事儿。
王慧文是1997年8月底王兴到清华入学报到时认识的第一个同学,二人还住在同一个宿舍。当时他们宿舍的6个人里有两个姓王,王慧文比王兴大几个月,于是王兴叫王慧文老王。两人都对电子工程专业课程没什么兴趣,他们喜欢凑在一起聊创业与互联网。其他室友都用异样的眼神看他们,觉得他们整天无所事事。
1998年,王兴和王慧文合买了电脑,当时上网的人不多,网上很多内容都是业内人讨论互联网这个行业。王慧文记得,讨论电商的时候,有人说,电商面临的三大障碍是信用障碍、支付障碍、物流障碍。住在清华大学26号楼619室的王兴和王慧文,跑到楼顶讨论三大障碍如何解决。
王慧文在打游戏的时候常常觉得别人的游戏做的不够好,萌发了自己编程做游戏的念头。后来王兴告诉他,自己高中的时候也想过做程序员,后来改变想法了,想创业。当时,他们对创业充满好奇心,但是对是否做这件事、如何做没有那么坚定的念头。
虽然整天打游戏,但是学霸的气质犹在,本科毕业的时候王慧文被保送到中科院读研究生,但是王慧文有些犹豫,因为他一直没有放下创业的念头。
王慧文暑假回到大连,有人在网上发布了做网站的需求,王慧文主动承揽下这件事,在见面聊天的时候,他告诉对方自己已经被保送研究生,但不想读,想创业。这位大哥问他想好做什么了没有,王慧文答:“没有想得特别清楚,就是想创业。”
大哥就告诫他,有合适机会再创业比较好,现在创业找不到合适的事做就漂着,容易废了。
听取了大哥意见的王慧文去读研究生了,但他依然没有放弃创业的念头。读研究生的时候,他就刻意地做着创业的准备,混创业的论坛,读商业相关的书,例如《消费者行为学》《引爆流行》《物流管理》等。同时,他和远在美国的王兴依旧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2002年夏天,在美国特拉华大学攻读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的王兴回国,找到在中科院声学所读研的王慧文,说要创业。他们开始讨论做什么,最早的想法是做可穿戴设备,戴在手腕上,不仅可以测试身体的很多信号,如脉搏、血压;还能通信,可以传输信号。结果他们发现有三大障碍:第一是没有可靠的传感器,第二是通信障碍,第三是计算能力。
2003年冬天,身在美国的王兴决定创业,给5个同学发了邀请邮件,王慧文是第一个响应的。他给王兴带来两个很重要的信息,一个是“美国走出互联网泡沫”,一个是“美国这边SNS很火”。于是,两个人再次走到了一起。
王慧文在2003年底从中科院声学所退学,与从美国归来的王兴一起,正式开始创业,当时他手里只有2000元。
对于王兴和王慧文来说,2003年冬天中断学业创业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他们已经为这件事讨论了很多年了。他们是互联网重度使用者,看到美国互联网已经从泡沫破灭的低谷中走出来了,而当时中国还在坑底,很多人说做互联网不靠谱。
他们觉得,互联网是有价值、有前途的行业,美国已经明显回温,国内还没有迹象,但是等有迹象的时候再出手,可能就晚了,尤其是他们什么资源都没有,编程也不精通。
王兴和王慧文最开始创业的时候一清二白,二人本身不是学互联网、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启动资金也是东拼西凑。王慧文清楚地记得,第一版程序还是找一个朋友代写的,这位朋友也是半路出家,在程序基础之上改了很久才会编程。
后来,王兴的中学同学赖斌强也加入了这个团队,他是三人中唯一一个计算机专业出身的。2004年3月,他们在清华大学附近的海丰园租了一套130平米的房子作为创业的起点。30平米的客厅里放了3张桌子,每人一张,面对面工作,每人一个卧室,睡的是100多一张的折叠床。
当初在大学上实验课的时候,王兴和王慧文经常是搭档,王兴负责出谋划策,王慧文动手。后来创业王慧文负责后端代码,赖斌强负责前端代码,王兴被解放出来,观察外部世界的情况,了解这个世界上产品的变化、市场的变化。对于这件事,王慧文和赖斌强并没有任何抱怨。
从2003年到2006年,创业三年,王慧文前后借了20多万,有人问为什么大家愿意借钱给他,他说道:“因为读书的时候,我非常勤奋,所以很多人觉得我这个人不会成为骗子。勤奋的人不会成为骗子,即使做一件事欠了别人很多钱,他也可以通过勤奋的方式挣钱把钱还掉,不管是干什么辛苦的活儿。”
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2004年9月,王兴和王慧文带领团队研发出的第一个社交网站——主打泛人群的SNS“多多友”上线,但是并没有收到多好的反响,随后他们相继做出的社交项目“电邀”、“游子图”、“just input”、“中继站”,但均无疾而终。
从2004年9月到2005年9月,平均一两个月就换一个项目,有些项目没有做完就发现方向不对,于是选择放弃。
2005年,王慧文家里还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王慧文退学的消息对家里人打击很大,爷爷气病了,查出了癌症,却不让他知道。后来他借了一笔钱给爷爷做手术,手术很成功,但是他觉得自己太不靠谱了:幸亏手术及时,而且治病不需要太多钱,否则就完了,王慧文有点危机感了。
2005年的团队非常稚嫩,生活经验不丰富,只懂校园,于是就想做针对校园用户的网站。早在1999年,陈一舟的ChinaRen在校园进行推广,彼时的王慧文等人还在上大学,他们对网站推广能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有亲身的体会。
2005年上半年,创业三人组就开始讨论要不要做校园SNS,年中发现了成立于哈佛大学校园的Facebook。到了下半年,他们决定试着模仿Facebook做一个校园SNS网站,于是他们在多多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版。
团队所有人都是做技术出身,对于校园推广,他们全部借鉴以往的生活经验。赞助清华电子系学生节活动、占领自习室黑板、租大巴将学生从学校送到火车站、校园内四处张贴海报、招募校园大使、赞助DV并植入广告。
随着校园SNS的热度逐渐上升,其他玩家也开始入场。2006年初,很多学校都有人做校园SNS。
毕业于北大的沈文博做了“底片网”,复旦的做了“饱蠹”,人大的做了 eDorm,北航的做了 looface,中山大学做了亿友,李肇星的儿子从哈佛归来做了dorm99,耶鲁MBA的张帆夫妇做了“占座网”,斯坦福博士做了“课间操”半岛官网,陈一舟的千橡做了5Q网,占座网和5Q网是校内网的主要竞争对手。
大敌出现,想要赢得这场战争,需要花很多钱,但校内网的资金告急,融资不顺,让他们做出了无奈之举。
校内网最早的启动资金来自王兴、王慧文、赖斌强三人凑的30万元,有一些同学也投了钱,成了这家公司的小股东。也有来自天使投资人的钱,例如他们的师兄唐阳、亚马逊前首席科学家韦思岸。韦思岸到中国演讲,见了王兴他们,将演讲收入投入了校内网。
2006年年初,红杉资本开始跟校内网接触,但是团队展现出来的稚嫩和不成熟,资本对于这个团队一直抱有疑虑,直到六七月,红才放弃跟校内网的接触。
红杉在跟校内谈的过程中,周鸿祎也参与过。据周鸿祎回忆,当时的王兴一脸冷漠,言语傲气,他断定这个团队不接地气会失败。并建议红杉改投了占座网。
当时也有有投资人问到王慧文校内网的商业模式,他心里想,有这么多用户,早晚会有办法赚钱。但又不能公开说自己不认可商业模式这句话,于是就凑合着回答,结果可想而知。
2006年3月,王兴还在找投资的时候,陈一舟主动找上门来,开出千万元的收购价,但被校内网的少年直接拒绝。后来美国的一家投资机构撤回了对校内投资的意向书,他们被逼到了悬崖边上。陈一舟在同年9月提高了收购价格,校内的十几位股东开始讨论这件事。
王慧文对自己一手做起来的产品很有感情,强烈反对卖掉,但终究校内网还是保不住了。
在华清嘉园边上的一个小餐馆里,王兴宣布了这个结果,大家心情沉重,不想说话。当晚,大家一起去吃夜宵,全都喝醉了,大哭一场。
2006年10月的一个半夜,王兴和王慧文赶到人寿大厦签下了合同,千橡互动集团正式收购校内网。
后来这些人再谈起十几年的创业经历,谈到校内网时,无一不是眉飞色舞,激情四溢,就像谈到初恋。
王慧文后来提及这段往事说道:“如果校内网做成了,我会变成让别人非常讨厌的人。因为挫折,所以我才懂得反省自己,能更理智客观冷静地看待自己。”
王慧文的回答是:“这取决于我们遇到什么样的投资商。如果投资商能够在很多地方帮助我们,是可能做成的。如果投完钱就不怎么管,让我们自己随便搞,那就不行,因为我们还不够成熟。”
王慧文来到千橡过得并不好,年轻气盛的他在千橡跟很多人起了冲突,后来千橡索性提出:我们在文化上不匹配,你拿钱走吧。王慧文拿钱在北京和大连老家各买了一套房。
他不喜欢空气干燥而且不能常吃到海鲜的北京,他把该卖的都卖了,把行李邮寄回老家,留下了一辆破自行车在华清嘉园的地下室。离开北京的王慧文拉上赖斌强一起去欧洲、东南亚游玩,一去就是近一年时间。
旅游回来,他觉得自己还是得创业,于是拉着陈亮在2008年6月创办公司。团队最开始做了类似于 feed 流的一个产品——类似那时候的 FriendFeed , 后来又去做了一个聚会的网站,但都失败了。
这次创业,王慧文卖掉了两套房子,加上出售校内网的一些资金,于2010年4月又推出了淘房网,致力于在中国二手房买家和经纪人之间建立一个诚信平台,允许买家对中介进行点评,好比二手房界的淘宝。
彼时的王兴在经历了海内网和饭否的失利后,已经创立了美团,正在和其他豪强厮杀。
2010年6月1日,在淘房网结束两个月的内测正式上线当天,他们就收到了来自房地产经纪人的第一笔收入——600元。到7月中旬,收入已是6月份的3倍。同年8月,淘房网签约6000经纪人,网站收到了1.8万个对经纪人的评价。
按计划,淘房网将从五道口华清嘉园搬到上地的一栋300多平的别墅里,当时的价格是12000元/月,虽然比华清嘉园这个生活数年的四居室贵了4500块钱,但是淘房网要招更多的人,这间四居室已经不够用了。
这一次创业的王慧文早已不是当初的毛头小子,他更加清楚融资对于公司发展的重要性。
“当时我们在融资上做的很不好,但是这次我们要尽量避免犯上次的错误,但是在方向的选择上,最基本的点上其实没有变化的。产品的形态能解决问题,能为用户创造价值,同时这个领域会快速的发展和增长,在未来10年之内。”王慧文如是说。
后来有记者问及王慧文,日后是否会和王兴重新携手共同创业时,“我们处于完全不同的市场,这两个市场之间基本没有结合点,这种情况下要合作的可能性跟我和张曼玉结婚的可能性差不多。”王慧文笑道:“我跟张曼玉结婚的几率有多大?虽然她还单身。”
彼时,新浪乐居、搜房网已经上市,淘房网如若不能树立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很难在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广告投入了很多,但是效果并不好。2010年底,淘房网事业发展遇阻,王慧文找到王兴,希望他能给自己企业前景提供一些建议,没想到最后他却被王兴说动,带领整个淘房网团队加入了美团。淘房网连同域名卖给了58同城。
后来被人问到为什么不做淘房网加入美团时,王慧文说:“他人比较正直。这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末了,他补了一刀,“其实你能猜得出,总不至于说这个人很傻,但是我愿意。”
2010年3月4日,美团网上线当天推出了第一单服务——梵雅葡萄酒品尝套餐,50元品尝4杯葡萄酒,还能向品酒师学习品酒知识半岛官网。从3月4日零点到23点59分,这个打了五折的服务套餐,卖出了79份。虽然销售额不到4000元,但是却让美团网开了个好头。
2010年5月4日,继北京站上线后,美团网又开通了上海站,2天后武汉站上线日,美团网西安站上线日,美团网广州站上线。一路高歌猛进、势如破竹的美团网在2010年10月获得红杉资本1200万美元融资。
在美团高歌猛进的同时,行业内也出现诸多玩家,截止到2011年5月,市面上的团购网站已经超过5000家,团购行业已经爆发了线下广告大战。刚到美团接手市场部的的王慧文也开始和王兴开始重点讨论是否要参加到线下广告大战。
为此他们特地找到阿里巴巴前总裁关明生请教这个问题,关明生明确指出,“面向商家的品牌广告是无效的,在商家端再多的广告投放都不如有执行力的线下队伍。而面向消费者端,他们通过一段时间的在线广告投放已经发现线上广告性价比远大于线下广告。” 听了关明生的指点,二人坚定地认为不该打线下广告,王慧文负责说服团队接受这项决定。
当拉手网、大众点评、窝窝团、24券等一众竞争对手在线下疯狂进行广告铺设的时候,美团网也从中获益,通过他们的宣传,“团购”这个概念在大众中有了很好的普及。不过,用户在线下虽然明白了团购,依旧需要到网上搜索,这就是美团网的逻辑:与其在线下打广告,不如在线上投放广告。他们不怕花钱,但也要心里要有数,必须衡量出效果。
王慧文曾说:“我们把在线投放的钱算清楚,不是每个同行都能算清楚,没有算清楚这笔账的同行基本就会在这个环节上被淘汰了。”
战略虽然如此,但是面对拉手和窝窝团铺天盖地的广告,美团士气低落,内部质疑不断。对手在疯狂打广告,而自己却没有动静,尤其是销售团队。美团上海办公室的电梯口,几家团购网站的广告轮番轰炸,上海城市经理说:我们队伍上班看着竞争对手的广告,去谈单子的时候也看到对手的广告,咱们公司是不是没钱了?
为了安抚人心,王慧文开始全国巡讲,去上海、去沈阳、西安面对销售团队,他讲团购到底是什么,我们怎么发展,我们为什么不打广告。在沈阳,他讲到一半,下面就有员工质疑:“你别扯虚的,我就问你,到底投不投广告?”王慧文答道:“广告没有效果。” 后来干脆录制了视频,向全国各分站播放。
2011年7月,美团网在北京一家度假中心开会,给城市经理发放期权,以此稳定军心,并且发出冬天论的预警,告诉全体城市经理:虽然融资1200万美元,为什么不花这笔钱?因为这半年的资本和团购行业的疯狂,已经偏离了正确的轨道,下半年资本市场会进入寒冬,到时候美团网账上有钱能撑过去。美团内部的焦躁不安才算勉强平息。
7月7日,美团网B轮融资5000万美元到账。王慧文跟王兴说:“下半年资本寒冬一来,如果商家觉得我们没钱了,就不敢和我们合作了,我们得提前宣告,自己说有钱没用,得把账户亮出来。” 当时浮夸风气很盛,融资100万美元说有500万美元,美团不想参与浮夸,亮一下账户划清界限。
结果王兴在新闻发布会上挡着众多记者,公示张会上的6200万美元,现场照片一时在互联网上疯传。
当时和拿钱砸广告密切关联的就是资本的疯狂,很多投资人看到Groupon的上市申请,纷纷摩拳擦掌,生怕自己错过中国版Groupon。
当时拉手、24券等的投资人,给创业者的话都是:“你往前冲,速度最重要,钱不是问题”。
但是Groupon冲到IPO门口突然遇阻,给中国VC泼了一盆冷水。到了2011年8月,Groupon还没成功上市,所有VC都对创业者提出了不同程度更为严苛的要求,投资紧缩,团购一夜遇冷,大批团购网站开始关闭。
到了11月,Groupon终于成功IPO,但上市发行价按当初估值腰斩,只有120亿美金。与此同时,当时中国的团购网站第一名拉手网冲击IPO失利。
很多人都说美团之所以能够在千团大战中胜出是王兴的英明笃定,但是王慧文在关键时刻的坚持也给了王兴很大的帮助。
和以拉手为代表的2VC模式,以窝窝团为代表的并购驱动模式相比,美团更讲究以用户价值驱动,更关注用户的体验,也更务实。
彼时的王慧文,凭借着在淘房网做广告的经历,发现花钱并不能产生多大效果。为此,他选择通过新闻采访等免费方式推广,同时与团购导航网站、hao123导航等合作,购买与团购相关的关键词进行推广。
与此同时,王慧文也在推进“边算账,边卡城市”策略的进行,他会按照城市的人口、淘宝消费指数、肯德基数量等指标来计算投入产出比,只有合适时才会进行扩张。
尽管这种策略也会出现些许漏洞,但在当时全行业疯狂烧钱的背景下,美团靠着这一策略熬到了最后。
2011年8月,美团网是2500人左右,截至2013年3月,人数是2700人。但是,2011年,窝窝团和拉手网的员工数量一度升至5000多人。资本降温融不到钱,手里的资金支撑不起扩张的规模,只能断臂求生,从5000多人裁到2000多人。
24券也开始拖欠商家账期,拖欠员工工资。这家网站也有五六千人,在洛阳这种业务规模小的城市,居然也有上百人驻扎。据说是,投资商不顾一切要求实现增长,这种没有根基的催肥,出了问题,倒闭起来也很快,谁也救不了它。
王慧文在2011年接受《人物》杂志专访的时候提到:“在人员成本上,美团网一直非常克制,在今年3月至8月,美团网只开了不足10个分站,并且在4月份还主动关了4个分站。虽然我们认为自己在资本层面上没有问题,资金很充裕,但是我们要控制发展速度,不要太激进。在市场投放上,我们一直非常克制,没有投电视广告、公交车身广告,而在在线投放上,我们做得比较谨慎。”
9月,美团网再次召开城市经理大会,他们动员大家 “血战50天,超越拉手窝窝”。一直被拉手网、窝窝团压着的美团网,吹响了反击的号角。国庆节,销售人员都不放假,抓紧时间抢占地盘。到了11月,美团网的业绩比10月增长40%,增速行业第一。
再到2013年3月,美团对外宣布在165个城市成为团购网站第一,整体市场份额占比达到52.4%,2013年美团的交易额为160亿元,从此奠定行业地位。
虽然时隔4年,但二人的再度合作一直保持着良好的默契,王慧文负责冲锋陷阵,王兴解放出来观察世界,相得益彰。
在仅存不多的原创微博中,2011-2013年间,有17条微博是关于制作葛根粉。作为护肝和去火的神器,葛根粉陪伴王慧文走过激烈的“团购千团大战”。
“时间和耐心,是世间最强大的两个勇士。”这句出自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的经典语句,或许可以用来形容王慧文。
与千团大战相比,美团接下来要面对的是更加艰苦的外卖大战。2013年,美团开始外卖业务,而老对手饿了么在外卖行业比美团早了5年。
早在2013年初,由王慧文牵头组了一个新的部门——新产品部,去探索和孵化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大半年里,他们尝试了CRM、商家WIFI、ERP、智能收银POS机等商家端项目,后来在诸多方向中重点做外卖。
2013年7月的一天,时任美团创新事业部的推广负责人沈鹏去对外经贸大学旁边的一家餐馆推广“美团先富电话盒”的时候,突然听到了店里不停地有一个声音“你的外卖订单来了”。
沈鹏问了老板才知道,这是个叫做“饿了么”的外卖系统,因为能带来订单,商家每年愿意为这个系统支付9000多的年费。沈鹏忽然意识到,这个能让商家主动掏钱的外卖系统可能是一个突破点。他回去之后马上跟王慧文提到了这个事情,王慧文也来了兴趣,这就是美团外卖的起源。
王慧文刚开始做创新业务的时候就考虑过外卖,但是因为上大学的时候看到过很多人做外卖,没有一个能成的,所以他觉得这里一定有很多别人看不见的坑,因此美团一开始就绕开了外卖。
而且最开始美团并没有打算自己做外卖,毕竟太烧钱,于是王慧文向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提出收购意向,但被果断拒绝。收购不成,自己干,王慧文不是一个犹犹豫豫的人,11月美团外卖正式上线的事情相比,他更喜欢从0到1的快感。
王慧文从零开始组建团队,逐步摸索着开启外卖生意,当时美团为了维持外卖业务,每个月要烧掉3亿元人民币。
2013年12月,在王慧文的指令下,沈鹏一个月之内招了20个外卖的城市经理候选人,这时候饿了么还只开了8个城市。
2014年1月份,王慧文组织了外卖启动会,当时称为“抢滩会”,就是要抢在饿了么前面上岸的意思。
抢滩会开得很成功,2013年的饿了么正常情况下,每天能完成两三万单,在暴雨等恶劣天气时一天可能会爆发到八万单。王兴的要求不高,到年底的时候能完成日单20万就行。
显然王慧文更希望能快速出成果,抢滩会的目标定成日单40万,王慧文很是豪气的表示,即便只有一天达到40万,他都拿出40万股美团期权(当时价值数千万)奖励抢滩会成员,同时每人发一枚戒指。全场沸腾。
经历了烧钱大战。王慧文深知,扩张很容易,但要做精做细很难。补贴只适用于初期,最终比拼的是服务和体验,所以,美团需要更加优秀的人才来改善整个体系。王慧文在互联网、零售等行业都找过,发现没有适合的人。最后,他决定去麦肯锡、贝恩、波士顿三家咨询公司挖人。
《奈非文化手册》里写道:“每个公司都在一定程度上面同样的挑战——认识到变革必须发生,需要新的人员来实现。如果你不认同这个观点,那么问问自己:面对这样的挑战时,创业者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情是什么?为什么答案到了你这里就不一样了?”
随着新的运营人才加入,美团外卖拥有了更精细的成本控制与运营,也逐步获得了消费者青睐。2014年,美团全年交易额突破460亿元,相比上一年总交易额增长180%以上。
“我们需要做在泡沫期冷静的人。”王慧文曾对媒体提到,资本泡沫期拿钱很容易,但如果想要走到更远,需要将基础打扎实。
此后,王慧文开始探索餐饮产业链的上下游业务,随即2014年美团在餐饮B端领域发起多项投资或收购。
“2014年左右,美团和点评都分别投资了一些餐饮软件公司。今天回头看,当初的投资是不对的,美团应该更早、更坚定地自己做”,王慧文曾表示。
就此,王慧文一手组建起了美团外卖、RMS 美团B 端等核心战略业务,这也奠定了他在美团“二把手”的稳固地位。
看到外卖行业的如火如荼,其他玩家必不会坐视不理。2013年12月,阿里的淘点点(后改名为口碑外卖)上线月,百度外卖强势杀入,此时的外卖市场已经是一片红海。四大巨头争霸,战争进入白热化,外卖市场每天都在疯狂烧钱。
2015年的6、7月份,外卖激战正酣。有人问王慧文,美团外卖的护城河是什么?他讲了一个看起来完全不找边际的故事:李广为什么叫飞将军?
汉朝和匈奴交接的战场,大多是水草茂盛草原,人钻进去都看不见人影,更容易迷路。李广经常计划带队攻打东边的城市,结果在草丛里走来走去走到了北边,于是就顺手打了北边的城市。而李广带的军队又基本功过硬,总是准备充足,能够逢战必胜。
“你听过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吗?”他问。他说自己信奉曾国藩的九字箴言:练强兵、结硬寨、打呆仗。后来这几句就开始频繁的出现在创业者的口中。
美团前员工这样评价王慧文:“老王可能是我见过在互联网行业,大佬级别中所谓“比你聪明还更拼搏”,并且会关注很多业务细节的人。”
此时的饿了么和美团固守行业前两名,淘点点和百度外卖被渐渐拉开。2014年,美团外卖和饿了么争校园市场,2015年和百度争夺白领市场。
外卖大战在2015年是个分水岭,这一年,美团正式确立优势,这也得得益于自己的老对手——大众点评。
大众点评的创始人张涛和王兴都是2003年开始创业,而且都是海归。和一般的团购网站不同,大众点评主打用户点评,从本质上讲,大众点评其实是全国最大的餐饮媒体。然而团购的本质是交易平台。而且点评在业务发展上一直秉持着精打细算、慢工细活的原则,在业务范围上也很少在低于二线城市的区域里经营。
在美团强劲且自控的节奏下,在阿里铁军干嘉伟的强力推动下,点评线下运营的短板暴露无遗。按照2012-2013年的趋势,点评被美团干趴下是早晚的事儿,怎料2014年2月,腾讯站队点评,点评不仅获得大量资金,还接入了QQ和微信,一时之间,风头无两。
2014年10月,点评推出【闪惠】功能,点评的logo也出现在了微信钱包的九宫格。王兴认为,「闪惠」完美的实现了用支付推团购,这是对美团的降维攻击,所以他有些夜不能寐。
王兴在向阿里求助无缘之后,沈南鹏建议王兴与点评合并,要不就是把团购业务卖给点评,专注外卖。但在王兴心中,以打促和才是上策。
2015年1月,美团宣布融资 7 亿美元,公司整体估值达到 70 亿美元。王兴在内部做了《2015 年是 O2O 大决战之年》的动员演讲,拉开了决战序幕。点评不遑多让,4 月 3 日,宣布又完成新一轮 8.5 亿美元融资,整体估值达到 40.5 亿美元。百度也宣布,要砸 200 亿人民币给百度糯米,以彻底实现百度的 O2O 战略,这也给美团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美团、点评背后都有红杉资本的支持,这也为后来合并创造机会。
2015年9月22日,王兴和李彦宏在北京直隶会馆会谈。王慧文也参加了本次谈判,谈判结束出来王慧文很兴奋,他认为,这样的话,这场仗基本就结束了,而猫眼的出售也让整个美团负担少了很多。对百度来说,美团成为其 O2O 的代言人,相当于延续了百度的 O2O 战略。
王兴通过红杉资本的沈南鹏将谈判的消息传递给了张涛,此时的点评也进入O2O的泥潭,大量烧钱、盈利未期以及融资环境不利,这次他坐不住了。终于美团、点评走到了谈判桌前。
2015年的10月,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大众点评的张涛退出了饿了么的董事会,把全部曾经支持饿了么的流量导给美团。新美大整合之后,美团就把资源全部向外卖倾斜。2016年年底,美团超越了饿了么,成为了外卖的第一。
而后,曾经被李彦宏非常重视的百度外卖低价卖身饿了么,饿了么被阿里收购,与口碑合并。
2015年的激战让外卖市场年同比增长超过三倍,外卖场景全线拓宽,从高校到白领,从早餐到宵夜,从餐饮到生鲜日百,基本全面覆盖。
2017年2月,由王慧文牵头的 “美团打车” 业务最先在南京进行试点,随后进入上海等地。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有两个打车平台才能有保障”、“美团打车,给你多一个选择”。王慧文当时接受媒体采访时,总是以挑战者的形象出现。当时美团打车在上海、南京、常州等进行地推补贴推广,滴滴也派人去当地督战。二者都曾以故意扰乱市场价格,被当地政府约谈。最终程维口中的网约车面临“核战争”,没有在滴滴和美团之间爆发。
2019年4月,美团上线了聚合模式的网约车平台,王慧文依旧主导这一业务。
礼尚往来,滴滴也给了美团一份大礼。滴滴的外卖业务最早是18年3月1日在无锡上线,后来陆续在南京、长沙、福州、济南、宁波、温州、成都和厦门上线。含饿了么在内的三家外卖平台爆发了“补贴大战”,后来被无锡市工商局约谈。
最开始,当美团上线打车业务之后,美团的无边界扩张开始被资本质疑半岛官网。还没等资本开口,王慧文就连珠炮式发问,“你们看不懂美团?看懂阿里了么?乐视看清了吗?特斯拉呢?什么时候明白京东的?你们是怎么看清亚马逊的呢?”
当资本在回答亚马逊存在多种可能性的时候,王慧文突然用力拍了一下桌面,音量瞬间提高,“对了,我们就是亚马逊”。
2017年12月,美团再次调整架构,王慧文担任大零售事业群总裁,统筹生鲜零售、外卖、配送、餐饮B2B等业务。同时,王慧文还负责出行事业部,正式和滴滴展开角逐。
至此,美团点评已经构建了新到店事业群、大零售事业群、酒店旅游事业群和出行事业部四大业务体系,王慧文是其中两大事业群的统帅。
2018年4月3日,美团宣布收购摩拜单车,后来摩拜全面接入美团APP,摩拜单车划分在美团LBS平台单车事业部,王慧文出任法定代表人兼任事业部总经理。在王慧文的领导下,将摩拜单车品牌更名为美团单车。美团围绕吃喝玩乐展开的版图又增加了一块。
2018年9月20日,美团点评赴港上市。后来在极客公园创新大会上,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向王慧文抱怨,“你们的庆功宴开的是最不负责任的,很多公司上市后都会讲故事,讲历史的艰难、未来的梦想,你们就特别平静。”
王慧文笑称:“没什么好讲的,就是这么个事,奉子成婚呗。前面该办的事都办了,最后就走一个流程。”
在美团上市后不久,10月底,美团点评迎来了新的组织架构调整,战略上聚焦Food+Platform,以“吃”为核心,组建用户平台,以及到店、到家两大事业群,在新业务侧,快驴事业部和小象事业部将继续开展业务探索。
王慧文再一次为美团打头阵,开始新业务的探索,美团充电宝业务由王慧文牵头开展。
在2019年,他大刀阔斧推动用户平台、基础研发、大数据和AI等平台能力建设。同时在公司的资本战略、公共战略、科技战略、组织战略、文化培育和人才发展等一系列关乎美团长远发展的重大议题上贡献他的智慧和力量。
王慧文在美团负责过市场,做过产品,也做过外卖、餐饮商家软件系统、机票业务、共享单车、充电宝等不同的业务。他曾说,当做A业务,看B业务的时候,会觉得B业务好简单,但是等真正带了B业务,就发现其实也很难。
王慧文可以说是美团的探路者,正是他的不断尝试才帮助美团不断扩宽了自己的生态边界,使得美团在一些业务领域后发先至,逐渐成为市场上的龙头,老王功不可没。
王慧文在回复邮件中明确写了离职原因:“ 一直以来我都不能很好的处理工作与家庭、健康的关系;也处理不好业务经营所需要的专注精进与个人散乱不稳定的兴趣之间的关系;不热爱管理却又不得不做管理的痛苦也与日俱增;我也一直担心人生被惯性主导,怠于熟悉的环境而错过了不同的精彩。今年12月18日是我在美团的十周年,这十年激烈精彩,不负年华。届时我将退休,换一个人生轨道和生活方式。”
他的大部分家人一直在大连老家,而且由于高强度的工作,有段时间,王慧文吃住都在王兴家里。早在2005年,他们刚创业的时候,王慧文的爷爷就因为知道他退学创业被气病。这些年王慧文一直觉得对家人有亏欠,所以在内部信中提及家庭王兴也十分能够理解。
同时,王慧文在邮件中对王兴表达了感谢:“感谢兴哥,跟兴哥同宿舍是我生命中另外一个巨大的运气,兴哥帮我的人生打开了一扇窗,给了我舞台和机会,在每个关键选择里指出了正确的方向。”
王兴对王慧出了高度评价:“ 美团精神,老王身体力行、堪称典范。回顾老王过去九年多的工作,既有冲锋在前的勇猛,又有安营扎寨的稳健;既有舍我其谁的担当,又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潇洒;既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又有“我们什么都没有,但是我们有兄弟和勇气”的真性情;既长期有耐心地保持战略定力,又坚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地忘情投入。我想,老王就是美团人的代表,老王身上展现出的这些闪光点,就是美团精神。”
自传出退休消息后,美团一直在为老王退休做准备,为了让组织平滑过渡,王慧文分管的“用户平台”(统筹美团的用户增长,可以视为最关键的“中台”业务)和“基础研发平台”拆分重组,并各新任命了负责人;其次是6月,王慧文分管的“LBS平台”下的充电宝、两轮、公交、地图四项业务调整到美团平台,向去年底到任的副总裁李树斌负责。
其实王慧文才42岁,与其说是退休,不如说是在谋求自己职业生涯的下半场,在一个地方呆久了,总想动动,换一种人生轨道和生活方式。
熟悉王慧文的人,大概都会觉得他是个非常“温和有趣”的人:聪明绝顶,情商极高,且有锋利的一面。
例如在饿了么被阿里收购之后,王慧文突然补刀:其实饿了么能值95亿美金,是美团给“抬了价”。
有一次菜鸟跟顺丰发生冲突时,王慧文第一时间站队顺丰,称美团外卖将全面接入丰巢,双方将在餐饮、日用品、鲜花等多品类的物流配送领域共同探索更优解决方案,未来也将实现信息打通。另外,王慧文也曾公开指责滴滴发美团黑稿,但被滴滴反击是自导自演。
也有美团同事评价他是一个有浪漫主义情怀的人,喜欢他既能“上天”又能“入地”的亲和力。他在内部每次跟产品经理开会都会天马行空的“散讲”,但是大家能感受到他广泛无边际的兴趣和知识储备。
他喜欢思考,喜欢犀利地表达,也擅长“反客为主”,在美团上市后,有一次在节目上被问到上市的感觉,他甚至反问主持人“其他公司是怎么回答的?”搞得台下一片笑声,主持人哭笑不得。
他喜欢称自己是“艺术家”,但更爱自豪地透露出互联网圈其实把他当成“段子手”;另一方面,他自己已经是成功的创业者,却喜欢关注与自己不同类型人的心理。例如,曾经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他会让自己每天在酒吧里喝醉,就为了体验一下另外一个群体的感觉。他认为这样做很值得,因为对扩展视野、丰富人生经历有帮助——“就像学习好的学生不知道差生在想什么。”
王慧文的前同事江洋曾经写道:“老王一直在有意识的做好内部培养,正如老王在知乎的签名:美团体操队队长。”
他似乎一直充满激情,看不到疲倦,而且学习欲望极强,对自己不太熟悉的领域都会去关注,甚至是请教,并能看到很多他的深度思考,这也是能保持在这个行业鲜活的基本特质。
正式宣布退休的时候,他发了一封内部信,信里写了一句话:“不热爱管理,却又不得不做管理的痛苦也与日俱增。”很多人都对他这种直言不讳印象深刻。
王慧文和销售出身的美团10号员工,水滴互助创始人沈鹏关系十分要好。2016年,沈鹏决定辞职创业,和美团的同事吃了三顿告别餐。第一顿是一个小范围聚会,大概有15个人,除了王慧文其他人都还不知道沈鹏的决定。结果菜一上来,王慧文抓起一瓶啤酒就干了,然后一摔瓶子,就抱着沈鹏哭。把当场所有人都哭懵了。第二顿的时候,王慧文还是哭。到了第三次,他都不好意思了,就开玩笑说,这次实在是哭不出来了,就好好聚一聚。
最近王慧文又一次上热搜是因为那篇《美团王慧文:很少人知道自己在愚昧之巅》。王慧文曾说,大部分人都没看懂王兴的边界论,其实王兴的真实意思是,不要自我设限。
他喜欢研究历史人物,觉得,大到人类、国家,小到一个组织,身在局中的人,往往都做不出最好的决定。
他曾提到《万历十五年》的作者黄仁宇,“48岁才开始研究历史,60岁成书。很多人就是自我设限,导致最后没有达成原本可以达成的成就。做企业也是这样子。”
不自我定义、不自我设限、不抗拒变化、不沉溺过去的王慧文,与“无边界”的美团极为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