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平台中国企业观察(2021):“大小拉手”的六种“通关路径”
发布时间:2023-07-05 04:39

  pg电子平台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困难和挑战。其中,广大中小企业首当其冲。政邦智库近期一线调研结果显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压力与风险逐渐加大。日前出炉的政邦智库《中国企业观察(2021)》,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和对策。政邦君将按上、中、下三篇进行编发,以飨读者。

  上接《中国企业观察(2021):后疫情时代,中小企业如何打“通关”(中)》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形成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打造‘双创’升级版”。2018年11月,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和国资委联合印发了《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旨在营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产业生态,鼓励大中小企业创新组织模式、重构创新模式、变革生产模式、优化商业模式,进一步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2021年12月1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采取市场化方式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确定加大对制造业支持的政策举措,促进实体经济稳定发展。会议指出,鼓励大企业带动更多中小企业融入供应链创新链,支持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长。

  一是中小企业和大企业的关系。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需要进行全方位、全产业链规划和布局,需要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大企业发挥重要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中小企业发挥重要的基础和支撑作用,实现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行业上下游配套协作。例如,在湖南,大企业当龙头,三一重工、中车株机、麒麟信安3家企业以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的身份,牵手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带动中小企业齐头并进共赢。

  二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其他中小企业的关系。已经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要更好发挥在专业化领域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以点带面,促进行业中其他中小企业更好发展。同时,也需要广大中小企业都增强责任意识、树立高远目标,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可以说,“专精特新”的灵魂,是创新。“小巨人”的核心竞争力,是“独门绝技”。数字化,业已不再是企业的选择题或附加题,而是必答题。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等共十九部门联合发布了《“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按照“坚持创业兴业、坚持创新驱动、坚持绿色集约、坚持分类指导”的基本原则,紧扣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核心职能,提出了“十四五”时期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5个目标、7项任务和9大工程,形成“目标——任务——工程”由宏观到具体的工作链条,系统构建了“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工作框架,形成了从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健全政策支持体系、建立高效服务体系、完善公平竞争环境、提高融资可得性、加强合法权益保护、提升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7项任务,到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工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与专业化水平提升工程、中小企业服务机构能力提升工程、中小企业融资促进工程、中小企业合法权益维护工程、中小企业数字化促进工程、中小企业绿色发展促进工程、中小企业质量品牌提升工程、中小企业国际化促进工程9大工程的完整工作布局。

  《规划》提出,力争到2025年,中小企业实现整体发展质量稳步提高,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服务供给能力全面提升,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的5大发展目标,并提出一系列定量目标,如中小企业人均营业收入增长18%以上;规模以上小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年均增长10%以上,专利申请数年均增长10%以上,有效发明专利数年均增长15%以上;推动形成一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十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200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10个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工表示,2022年,将聚焦“六稳”“六保”关键环节,以更大力度支持市场主体发展。深入实施公平竞争政策,加快健全市场准入、公平竞争审查、数字经济竞争监管、预防和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等制度,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监管执法,防范资本无序扩张,推动形成大中小企业良性互动、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越是面临复杂多变的环境,越是需要大企业带动更多中小企业稳扎稳打。此举既会惠及中小企业,也会给大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在逆境中奋进,在变局中笃行,是不二选择。

  只有充分利用龙头企业的独特优势,密切上下游产业联系,支持跨业态、跨地区的网络化合作,构建集研发、生产、流通、管理和服务于一体,大中小企业密切分工合作的网络化运营新模式,才能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共赢新格局。

  近年来,我国金融系统持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对于很多中小微企业,从银行借到第一笔钱即“首贷”是一大难点。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引导银行扩大信用贷款、持续增加首贷户”的要求。金融监管部门也明确要求覆盖小微企业融资供给空白地带,努力实现2021年新增小型微型企业“首贷户”数量高于2020年。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末,我国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8.9万亿元,同比增长26.4%。“普惠小微贷款维持较高的增长态势,继续保持量增、面扩、价降、结构优化的特点。”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说。来自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的数据显示,2021年11月末,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小微经营主体约4300万户,同比增长35%。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人民银行近日下发通知,自2022年1月1日起实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项直达工具接续转换,加大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

  2021年6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银行共同签署《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加强信息共享与资源协同,共同探索金融服务中小企业的新场景、新模式,推动“十四五”时期中小企业发展取得新成效。中国银行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担当国有大行责任、使命,在跨境金融、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方面重点布局,持续优化资源配置,创新产品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全周期、差异化、多渠道的融资支持,推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助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1年末,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交通银行签署《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进一步深化政银合作,加强政策沟通和信息共享,共同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发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作用,强化产业政策与金融政策协同,推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交通银行将发挥全金融牌照优势,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和科技运用力度,不断提升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质效。未来五年,交通银行将在支持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发展、中小企业绿色发展等方面提供不少于5000亿元的信贷投放。

  普惠客群单体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再加上信息不对称显著,因此传统信贷的理念、方式方法、工具等都有不适应。线上产品通过对“数据+技术”的充分应用,有效解决了传统信贷模式瓶颈,为金融机构重构业务流程、重塑客户体验、延伸服务边界提供了新的巨大的可能性。

  一是夯实数据基础底座,提升内外部数据治理能力。对外加强数据对接和应用,引入人行征信、工商、税务、房产评估、司法、电信运营商、公安、外部黑名单、多头借贷等全行通用性数据,以及各地场景化的政府平台特色数据;对内加强客户结算代发等各类行为数据挖掘、企业级的行内刚性管控名单和客户层评分应用,不断提升数据要素的广度和深度。

  二是释放数据要素潜能,提升全流程风控能力。贷前,依托数据构建客户画像,实施标签管理,主动筛选目标客户实施精准营销,从源头上提高客户质量;贷中,构建全面的客户数据库,完善指标与变量体系,建立客户准入、核额、定价等相应模型与策略体系,实施自动审批与贷中动态预警;贷后,重点提升数字化风控能力,建立风险监控规则与动态评价模型,基于数据实施全天候监测与风险处理。

  三是筑牢技术底座,构建便捷易用的开发平台。借助互联网金融技术与微服务分布式架构优势,交行初步建立了一套支撑普惠产品全流程开发的基础系统,有效支撑普惠线上产品全流程的标准化或模块化开发,同时通过敏捷开发、快速迭代,提升线上产品部署应用效率。

  四是加强技术创新引领,提升业务线上化、自助化、智能化办理水平。利用新媒体渠道和人工智能手段等加强客户的线上触达、服务与全天候的交互;广泛应用人脸识别、银行卡认证、人企校验等手段,强化客户身份识别;通过地址定位、工商信息交叉验证,加强客户经营背景核验;通过标准化贷前调查内容,提升贷前调查质量和风险识别精准度;通过电子签名提升在线签约体验;在用款环节运用支付对象校验、识别与管控等技防手段,提升贷款用途合规性与安全性。

  通过金融科技赋能,交行普惠线上业务增长迅速,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现有网点渠道和人员的局限,大大提升了对小微企业服务的覆盖面。2021年全年,交行普惠线上产品带动的小微授信客户和贷款的增量分别占全行普惠增量的94%和79%。

  普惠客群经营场景广泛,但传统信贷模式单一,客户获取信贷服务的渠道和方式往往与其经营场景分割,造成融资服务触达面窄、响应度低、体验度差。当前产业经营的数字化转型和金融科技的赋能,为金融机构打造融入场景的深度定制服务提供了极有利条件。交行通过普惠流程建模赋能场景定制,解构业务逻辑、沉淀通用功能,将普惠线上融资产品全流程拆解为十二大标准功能模块,实施模块化开发改造,支持基于各类场景的快速组装定制,形成精细化、定制化数字融资产品。

  (一)是聚焦重点行业,打造定制模板。交行紧跟党中央、国务院、政府相关部门及监管部门的部署,深入挖掘国家战略重点领域普惠客群和乡村振兴客群需求,将制造业、科技、双创、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作为服务重点,打造交行普惠与乡村振兴场景定制特色,践行责任担当。通过打造这些普惠重点场景领域的定制模板,支持分行对照各类场景的基础模板快速完成自身场景方案的设计及需求提交,提升定制效率。

  (二)是依托场景定制,赋能特色打造。通过技术与业务的高效联动、前中后台密切协作,交行普惠场景定制产品目前已形成了12大功能模块、64个组件、186个标准功能点,覆盖数据对接、客户申请、规则准入、预额度核定、核实尽调、授信审批、灵活定价、签约及生效、贷款提用、贷款还款、贷后管理、授信衔接等授信全流程。分行在使用标准功能的基础上,仅需按场景特色补充个性化需求的开发,即可高效完成场景产品组装定制,随着标准模块功能的不断累积,场景定制响应效率快速提升,分行特色产品开发时效缩短一半。后续交行将依托企业级流程建模,采用低耦合、高内聚架构,持续细化标准模块与组件,使组件功能从业务维度到开发实现维度全面模块化、标准化、可复用、可定制。

  (三)是切入场景获客,实现多方共赢。场景定制产品可快速嵌入各类场景平台,实施引流及全流程过程管理。在金融与非金融场景交叉融合的过程中,通过“金融科技+场景应用”建立多方(平台方、银行方、客户方)互信机制,实现多方协同管理,将传统信贷模式的“单点式”管理向场景项下的“链条式”管理转变,最终实现多方共赢。客户获得更多金融产品触点、提升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同时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银行通过规模化获客,降低获客边际成本、风控成本;平台获得更多的活跃客户,提升交易水平。

  人民银行日前下发通知,自2022年1月1日起实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项直达工具接续转换。此前两项直达工具已延期两次,此次人民银行采用市场化方式对两项直达工具进行接续转换,有助于在保持和巩固对市场主体支持力度的同时,用更可持续的方式继续做好金融支持保市场主体工作。人民银行表示,将持续推动普惠小微贷款增量、降价、扩面,助力稳企业保就业,促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2022年1月10日,深圳征信服务有限公司正式运行,这是深圳采取“政府+市场”模式打造的地方性征信平台。据媒体报道,深圳征信服务通过归集分散在各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之间的企业信用信息和相关经营管理数据,并将这些信息和数据加工整理,为金融机构在中小微企业的信贷评估、风险预警等环节提供参考。

  来自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材料显示:乳产业上游牧场多为“三农三牧”类企业(弱主体),金融机构不认可活物抵押(缺抵押),牧场全部位于乡村且主流金融机构难以覆盖(少渠道);下游经销商以小微企业为主(规模小),资产多为存货、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轻资产),商贸流通企业一般被金融机构认定为“皮包公司”(被歧视)。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只能被动接受年化15%的民间借贷,融资成本极高且融资效率与融资连续性得不到保证,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非常突出。

  多年来,伊利集团探索了一种以“核心企业承担实质性风险责任”为特色的产融结合模式,实质性地介入,使产业和金融有机融通,有效解决产业链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带动整个产业协同持续健康发展。伊利集团基于多年经营积累的行业大数据以及实地调研考察,洞察合作伙伴的经营状况和融资需求pg电子平台,针对不同客户的特点,设计出各种金融产品,为上下游合作伙伴提供融资担保、和商业保理服务。

  融资担保服务是伊利集团向银行提供金融需求与场景,并主动承担客户违约风险,撬动银行提供低成本资金,解决客户资金问题。服务是指为伊利集团为解决长尾客户的融资问题,利用自有资金为客户提供的普惠金融服务,提高业务办理自主性。商业保理服务是指伊利集团依据真实的交易背景产生的应收账款,以“业务交易+客户需求”为应用场景,开发的场景化融资服务。伊利集团应用类金融牌照,为产业链合作伙伴推出“青贮保”、“牧场保”、“流通保”、“即期保”等十余种产品。

  小企业的从业人员加上打零工者覆盖了我国就业人口的90%以上,向他们提供金融服务,提高其收入水平,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任务和途径。互联网、平台、通道是小企业和零工经济与社会发生联系的媒介。因此,支持各类平台、网络、通道等健康发展,是金融助力共同富裕的重要机制。

  餐饮业是小微企业的集中地,金融服务稀缺制约着行业发展,无论是布局外卖新业务模式,还是餐厅管理、营销升级改造,都需要金融的匹配支持。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美团推出“美团生意贷”等普惠金融服务,通过平台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为广大生活服务行业的微小商家和个体工商户,提供无担保、方便快捷的信用贷款,助力解决了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问题。

  2021年年末,《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21〕29号)提出: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支持中小企业从数字化转型需求迫切的环节入手,加快推进线上营销、远程协作、数字化办公、智能生产线等应用,由点及面向全业务全流程数字化转型延伸拓展。鼓励和支持互联网平台、行业龙头企业等立足自身优势,开放数字化资源和能力,帮助传统企业和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推行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服务,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降低技术和资金壁垒,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

  《通知》明确:纵深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转型,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鼓励开源社区、开发者平台等新型协作平台发展,培育大中小企业和社会开发者开放协作的数字产业创新生态,带动创新型企业快速壮大。

  值得一提的是,数字经济语境下的互联互通,其实质应该是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而不应是大企业之间的互相开放,更不是小企业向别的企业开放。

  据媒体报道,海澜之家已针对部分供应商进行数字化改造,打通了公司与供应商之间的流转通道,在大幅度提升供应商的备货、发货、交货的流程效率的同时,积极整合优质供应商,打造了“生产管理能力+自主开发能力+供应链快反能力”兼具的供应商体系,有效提高了存货周转率。Wind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海澜之家的存货周转率为0.95,较去年同期大幅提高。

  众所周知,传统的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领域中小微企业信息化程度普遍不高。美团发挥技术领先优势和平台优势,积极为商家输出 IT基础能力,提升全链路运营效率,推动精细化管理。美团智能POS机聚合了所有主流支付方式于一身,包括刷卡、微信、支付宝、银联云闪付、Apple Pay、美团点评客户端等等,同时由于智能可拓展的优势,还能不断扩充功能。通过美团智能 POS,商家可以通过一店一机实现便捷、聚合、高效的收银,提高收银效率,节约成本,有效解决了消费者在支付过程中的聚合支付痛点。

  疫情加速了中小商户的线上化进程,生活服务业商户的线上化率明显提升。如下图所示,以美团平台2019年1月前4周的日活跃商户作为基准(100%),后续除疫情较严重的2020年初和2021年初外,平台日活跃商户数量持续增加。此外,美团财报数据显示,美团平台的日活跃商户数量从2020年初的620万增至2021年3季度末的830万;2021年三季度的年度活跃商户数量同比增长28.2%,远高于2020年同期的增幅(9.5%)。

  从数字化订单和营销到数字化履约,阿里巴巴国际站打造了一整套数字化的服务贸易体系,帮助中小企业降本提效:数字化跨境支付结算,覆盖26个主流币种,实现在线秒级汇兑、全程资金链路透明可追溯、全球收汇可视化。数字化跨境物流,标准快件支持全国300多个城市上门取件,推出中美包机“无忧专线个工作日送达;大宗货运,海运覆盖28个主要港口、1300多个海外网点;在跨境物流市场费用不断上升的背景下,为中小企业提供“下单锁价”、“保舱保柜”、“甩柜必赔”等确定性的物流服务。

  彼得·德鲁克说过:大企业和小企业都需要管理,特别是小企业尤其需要管理,因为大企业在管理决策失误的时候,它的资金流能够支撑它调整的机会,而小企业决策失误了就什么都没了。

  很少有中小企业知道自己的现金流,能预测未来现金流的就更少了。他们都知道或应该知道他们的应收账款,但一般不知道他们的客户、分销商和代理商是否把产品积压在仓库里。因此,他们需要有关其产品的终端市场的情报。

  2020年3月4日,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中国海油对口帮扶地内蒙古卓资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中国海油对口帮扶的6个县市已全部脱贫摘帽。2013年,中国海油开始负责卓资县的定点扶贫工作,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解决当地看病难、出行难、喝水难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建设实施了一批民生项目。其中包括改善销售经营模式:配套建设冷凉蔬菜加工项目,通过“公司+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将场地租赁给经营单位,开展冷凉蔬菜的储存、加工和交易,收取租金直接发放给贫困户,并直接带动就业。

  中国海油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和合作社,补齐产业生产和销售环节短板,培育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完善电商体系。被扶持企业、合作社与贫困群众签订用工和收购协议,确保稳定收益。项目所获收益部分用于电商运营和扩大再生产,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中国海油依托京东、中国海油智选生活、有赞商城等电商平台实现线上线下销售,带动群众增收和产业可持续发展。

  业界注意到,传统的中小微企业发展普遍面临着市场开拓难、经营管理难、物流配送难、融资难等突出问题。

  进入2022年以来,疫情时有发生,餐饮商户尤其是中小商户的经营面临严峻挑战。他们是经济的活水源头,也是美团外卖得以发展的根本所在。对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以及所属区县的困难中小商户(日均用户实付交易额下降超过30%),美团外卖给予技术服务费(佣金)减半,且减半后每单1元封顶。该举措有效时间为当地被列为中高风险地区之日起至解除封控后1个月,帮助商户减轻负担。

  除了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很多中小商户也遭遇经营困难。数据显示,2022年2月外卖交易额低于5000元的商户扩大到54万家。针对完成费率透明化的困难商户,美团外卖将结合经营状况和困难程度进行评估,实行技术服务费(佣金)5%封顶,优惠时间从2022年3月起持续至2022年12月底,预计超过100万商户受益。对以外卖经营为主、特别困难的商户,美团外卖还将进行定点帮扶。2021年,美团外卖推行费率透明化试点工作,技术服务费(佣金)和履约服务费分别计算,以更透明的收费规则帮助商户算清账、开好店,中小商户成为最直接受益者。

  后疫情时代,为助力中国实体经济、持续推动数实融合,拼多多于今年1月15日正式启动“2022多多新国潮”行动,并联合100余家国产品牌发起了首个“多多新国潮”消费季。目前,“多多新国潮”已先后联合美的、格兰仕、立白、君乐宝、马克华菲、珀莱雅、艾莱依等国产品牌,走进家电、服装、美妆、日化等多个制造业领域,进一步发挥平台最广大消费者以及数字技术优势,持续推动新国货、新国潮直连新消费,助力中国实体经济进行转型升级。

  “多多新国潮”的项目负责人表示,未来一年,拼多多将在4个方面持续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第一,联合100个产业带,至少助力1000家国潮品牌、新锐品牌、老字号拥抱新消费;第二,投入百亿量级的 “扶持资源包”,培育10个百亿新国潮品牌,100个十亿国潮品牌;第三,成立专项团队,启动秒杀扶持计划、百亿补贴造星计划,为国潮品牌提供定制化方案;第四,开展全链路合作新模式,推动品牌在生产、技术、数据和管理等层面,实现数字化升级。

  作为平台年度重点项目之一,“多多新国潮”首季消费季从1月15日持续至2月底,拼多多将至少投入10亿级别的流量资源对新国潮品牌进行专项扶持,百亿补贴也将对入围的品牌、商品进行全覆盖。“多多新国潮”消费季特别设置了国产品牌专区,重点遴选家电、3C、服装、日化、医疗等传统制造业品牌进行专项扶持,持续助力制造业品牌拥抱新消费,实现新智造。

  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拼多多已经成为老字号品牌、新国潮品牌强势增长的新高地,平台先后涌现出50多个过亿的老字号品牌、30多个过亿的新国潮品牌。其中,百雀羚销售额位列老字号品牌第一,上海家化位列老国货集团前三甲,张小泉、谭木匠、回力、海鸥手表等均呈现爆发式增长。

  “随着中国制造及供应链的成熟,国产品牌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工业设计能力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新消费时代将是中国本土品牌进一步崛起的良好契机。”拼多多“多多新国潮”的负责人表示,在数实融合的新阶段,拼多多将从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到品牌打造等领域,为新国货、新国潮品牌提供全链路的数字化服务,助力中国实体经济。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国际贸易中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加剧。坚实稳固的供应链、产业链体系,对中小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和迫切。当前,供应链和产业链正在向更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要适应全球产业链布局调整趋势,维护供应链安全。

  具体而言,需要补短板和锻长板。积极打造战略性和全局性产业链,培育壮大形成优势产业集群。重视基础科学研究,打造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注重底层基础架构、底层基础技术,夯实产业链基础。加强核心技术研究,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突破关键核心领域,防止“一剑封喉”。发挥产业集群优势,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营商环境,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实现更高水平的产业循环。

  2021年12月1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采取市场化方式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确定加大对制造业支持的政策举措,促进实体经济稳定发展。会议要求,鼓励大企业带动更多中小企业融入供应链创新链,支持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长。深化和拓展国际合作,支持外资企业加大中高端制造、研发中心等投资。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在产业数字化品牌研究者、《国际公关》杂志资深撰稿人宋观看来,供应链+物流领域面对生产日趋定制化、履约多场景化、响应敏捷化、渠道多元化等供需两侧日益繁复的痛点难点,依赖原始的线性或链状供应链结构,已无法在数字时代更大效能的调动运输、仓储、订单等分散环节。行业期待最大化利用数据,形成以客户为中心、可预测、有弹性、更互联开放的平台型供应链组织,而走在时代前沿的云端服务能力、大数据和智能算法能力以及相关领域的前沿业务知识等,成为这一行业方向上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

  众所周知,智慧供应链管理是制造业数字化升级的关键要素,不仅直接影响到企业产品在中外市场的核心竞争力,甚至关系到上下游中小企业生态链的良性发展。数势科技创始人兼CEO黎科峰博士在业内首次从企业经营决策层面,提出构建有底座、有指向、有抓手的“企业经营数字大脑”产品体系,并带领团队付诸实践,用大数据来推动企业的科学决策及精细化运营,真正让数据策应业务价值,让决策不再基于感性或经验,实现企业经营的降本、提效和增收。

  2022年3月4日,数据智能平台与技术服务提供商数势科技,与脉链集团在金华市脉链产业园区内签订合作协议。双方旨在从产业互联网层面,打造脉链五金产业服务平台2.0平台项目,数势支持脉链构建“产业政策帮扶、客户业务导向、数据与算法驱动、生态协同共赢”的新一代价值体系和商业模式,赋能上下游企业,推动数据价值普惠。具体而言,数势科技与脉链集团将以交易在线为基础、以数据驱动为抓手,充分发挥数势在大数据、数据智能领域的技术优势,联手打造“产业数字大脑”,为脉链集团实现经营效益、产品品质、生产效率、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形成以数字赋能上下游中小企业为指引,推动多链融合、促进经济质量全面提升的产业互联网价值链示范项目。

  据惠州日报消息,TCL电子、小米公司、海康威视、创维数字等企业为帮助更多本土中小企业融入“链主”企业供应链,市工信局联合电子信息产业协会、家具协会等行业商协会,举办多场行业龙头企业供应链合作对接会,支持帮助本地中小企业纳入“链主”企业供应链。越来越多惠州中小企业与行业龙头企业“搭上线”开展合作,获得更多订单,实现保链稳链的目标。

  餐饮等行业传统的中小企业在原材料供应等方面普遍缺乏专业化精细化管理。为了帮助餐饮商家进货成本更低、品质更好、更加安全可靠,美团进一步深入餐饮产业上游,推出了“快驴进货”业务,为平台商家提供包括米、面、粮油、餐具、纸巾、一次性用品、打印机、酒水饮料等相比市面价格更低的产品及进货服务,相比其他餐饮B2B单纯地撮合餐饮商家及供应商交易的模式,服务更加丰富、供应速度更快。

  据报道,便利蜂从原料采购,到中途生产,再到末端销售的一整套流程,环环相扣,全面保障食品安全。便利蜂还把自身的创新思维应用到评估体系上,建立了一套包含肉色、纹路、肌内脂肪等在内的多个指标的量化评估体系。

  只有符合便利蜂标准的猪肉才能进生产间,否则一律退回。别以为加入便利蜂的供应链体系,就高枕无忧了。为了更严密地保障原料安全,便利蜂甚至会搞“突击检查”,品控团队不提前打招呼便直接进入供应商的生产现场,实地检测评估产品的生产情况,对食品生产全程把控。便利蜂相关负责人强调,“便利蜂严格遵循食品安全一票否决制的原则,一旦发现供应商有食品安全问题或者隐患,立即停止问题产品销售或直接取消其供应资格。”

  近日,天津市商务局向便利蜂发来感谢信,对便利蜂在天津疫情期间所开展的一系列防疫抗疫及战役保供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感谢便利蜂为天津市生活必需品市场的保供稳价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在当前疫情防控背景下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许多中小企业,特别是实体型中小企业面临的基础性问题和不对称问题,将继续长期存在。

  央企和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要对中小企业进行“一对一”、“一对几”或“点对点”式的专业人才帮扶,促使生存愿望强烈、产品质量过硬、发展前景良好、市场口碑较好的中小企业与国有大型企业形成互补式的产业链,并促进优化和升级。

  “您好,我们企业新投资了一个风电项目,但受疫情影响风能评估专家不能到现场勘查,能帮我们解决一下么?”类似这样的场景,如今在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华能清能院)经常上演。通过“线上专家”技术服务、“线上共享实验室平台”等方式在“云”上打破央企围墙,推出暖心减免租金政策……

  北京日报报道,未来科学城多家央企在积极复工复产同时,还助力纾困中小微企业,渡过疫情难关。白城市是吉林省风资源最优质的地区,华能通榆风电场就建设在这里。这是一个大规模风力发电场,总装机容量为600MW,投资达40亿元。从2020年1月份开始,华能清能院勘察设计部张立英总工带领风能资源评估专家团队与项目建设方展开了密切的线上对接。围绕风资源评估和机型比选等工作,在无法出差到现场的情况下,华能清能院专家通过“云办公”系统与设计院、项目建设方吉林公司、设备厂家等进行多场景、多渠道的实时在线交流和文件往来,保证了项目按照时间节点稳步推进。

  2020年3月初,基于疫情特殊情况,华能清能院推出了“线上专家”技术服务,将前来咨询的技术需求精准分投放至相关课题组和技术专家,并承诺24小时内响应,避免科研成果错过转化窗口期。

  新冠疫情以来,全球范围内电商的渗透率大幅提升,线上化采购的趋势不可逆转;数字化专业人才短缺,已成为中小企业出海面临的“真问题”。

  清华大学国家服务外包人力资源研究院调研结果显示,国内超过70%的跨境电商企业认为,专业人才缺乏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最大的瓶颈,尤其缺少数字化运营等,中小企业面临线下人才可选范围少、线上人才筛选效率低、成本高的痛点。2021年10月27日,阿里巴巴国际站宣布推出“百万外贸人才计划”,未来三年携手2000多所高校,为我国外贸中小企业选拔100万名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并将跨境电商实训模拟平台和相关进阶培训体系向高校和中小企业免费开放。这是将人才培育纳入跨境电商数字化服务贸易体系后,阿里巴巴国际站的又一重要动作。

  相关调研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专业人才的缺口超过600万。此次阿里巴巴国际站发布的“百万外贸人才计划”,是原人才项目的一次升级。计划显示,阿里巴巴国际站将联合人社部、教育部等部委及清华大学等高校专家组、行业龙头协会,设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分层标准,以及包括教材、课件、题库、考试系统等在内的跨境电商教培体系。阿里巴巴国际站开发了首个跨境电商实训模拟平台,并向全国高校永久免费开放。为帮助中小企业留住人才,国际站还向中小企业免费提供相关进阶培训。据悉,20多年以来,我国外贸出口增长超过1000倍,民营企业出口比重逐步上升,成为带动全球出口大盘增长的主力。据海关总署公布,2021年1-7月,我国外贸出口总值11.66万亿元,同比增长24.5%;我国外贸出口已连续保持了14个月的正增长。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需要久久为功。

  陕西省于2021年3月底搭建秦创原平台,引导省内外各类创新要素汇聚。目前,该平台已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千家,激发出创新发展的蓬勃活力。

  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融合,陕西以企业为市场主体、需求主体、投资主体、管理主体,与高校联合共建科技研发平台,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截至2021年8月,陕西已有64个“四主体一联合”研发平台挂牌运行,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9.2亿元,校企双方签订技术服务合同4587份,转移技术成果2500多项,联合培养科技人员1400余人。

  在大企业与小企业之间的竞合过程中,当我们试图去探讨那些发生在企业边界内外的知识、信息、技术、人员等流动之时, “开放式创新”(open innovation)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可以说,“开放式创新”与传统的“封闭式创新”迥乎不同。“开放式创新”概念是美国加州大学学者亨利·切萨布鲁夫(Henry Chesbrough)提出的。他认为企业或组织在创新过程中,可以利用内外部两条市场通道,将企业内外有价值的创新资源集中起来创造价值。

  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一个开放的、非线性的活动过程,可以跨越企业的传统边界,不再完全依靠自身力量。

  埃森哲卓越绩效研究院创新与风险研究部董事总经理拉贾哈夫·纳萨雷(Raghav Narsalay)等人的文章显示,为了避免在这个快速变化时代被取而代之,企业尤其是那些传统的大企业需要紧扣时代脉搏,尤其是要紧跟行业最新技术趋势,而通过开放式创新,与行业内外最具活力的一批优秀小企业合作,无疑是一条捷径。当然,大企业与高新技术小企业的开放式创新之旅并非一帆风顺。但是,只要大企业能够充分认识到自身和合作方的差异,并在企业内部塑造开放的心态和文化、解决合作关系中的重大挑战、积极参与构建强大的创新生态系统,就能够打造持续双赢的开放式创新合作关系,进而从开放式创新中获取丰厚的战略回报。

  在疫情的影响下,伽蓝集团(以下简称“伽蓝”)线下零售业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危机之中往往孕育着新的生机,疫情影响下,整个营商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借此契机,伽蓝于2020年7月以“一盘货”计划为抓手,全力推动集团的数字化转型,力求实现业务在线化、数字运营化和营销智能化。

  在一盘货的第一阶段是将货从代理商的手里收回,由伽蓝统一管理。起初部分代理商心中还存在一丝顾虑,接受不了这种新的模式。伽蓝的大数据中心高级产品经理尤缘说道“起初我们调研了代理商,有50%都不想改变”。然而,两件事情彻底打消了他们的疑虑,一方面,伽蓝和其代理商可以说是一路相互扶持、一同成长起来的。伽蓝的价值观是“利他共赢”、“相信数据”、“主动求变”,这让代理商认识到一盘货项目的提出不是为了替代而是赋能。另一方面,疫情的爆发也让代理商们意识到统一库存管理能够极大缓解自身库存压力,尤缘经理补充道:“疫情促成了一盘货的建设,代理商真正了解了一盘货的价值,就拿自然堂品牌举例,几乎所有的代理商都同意把货交给伽蓝”。

  “搞定了”代理商的伽蓝选择与顺丰一道合作在全国逐步设立了14个分仓,这一举措的实施使得代理商的进货不再进到代理商的仓库,而是都全部进到分仓里。每一笔代理商向伽蓝的订货交易都可以实现“货账分离”,即在逻辑上该批货物的所有权已分配给代理商,而货物的实物放置在分仓中,由公司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顺丰代为管理、配送给相应的门店或消费者,每一件产品的流向、数据都是清楚明晰的,发到哪里,发给了谁,顺丰的订单处理系统中都可以一一呈现。

  从第1个仓到第14个仓启动,伽蓝前后仅花了69天的时间,随着最后一个仓在济南正式启动,伽蓝一盘货模式的第一阶段圆满收官。在这14个仓中有5个仓是既做2B业务也做2C业务的,也就是既要服务于线下配送,也要服务于电商消费者端的配送。通过此次合作,伽蓝在全国设置的14个分仓将分散在全国各地仓库的货物统一起来,实现了各渠道库存共享、统一调配和可视化经营。

  当然,需要明确指出的是,开放式创新并非大企业一味地付出,大企业自身发展也存在着创新灵活性不足、业务边界定位不清晰等问题,同样需要中小企业在合作过程中进行反向赋能。

  如今,中小微企业仍旧面临众多困难。这些市场主体的呼声,需要更好地得到回应。他们的合理关切,不能等闲视之。

  政府必须夙夜在公,不断改善营商环境,稳定市场预期,也给予企业家们更多信心,不断吸引各类投资主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竞争一定程度上也是营商环境的竞争。这也决定了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另外,各方都认识到,平台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的“市场型企业”,本身具有一定公共品属性,在当前疫情冲击、三重压力叠加的特殊环境下,有条件的平台企业可考虑针对平台上小微主体推出降成本政策。近日,九部门发布的《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降低平台经济参与者的经营成本”“给予优质小微商户一定的流量扶持”。数字经济时代,越是能够为市场主体尤其是小微商户提供公平竞争流量分配环境的平台,越可能获得持久的竞争力。

  惟有全社会形成合力,方能确保中小微企业顺利“通关”。当包括中小微企业在内的一个个市场主体都展现“鲜衣怒马”的傲气英姿,中国的“家底”才会更殷实。

  值得指出的是,也是重要的,中小企业在政府帮扶政策措施的支持下,要善于化压力为动力,着力苦练内功、强化创新,强主业守实业,朝着“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把企业打造成为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或者“配套专家”,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如此一来,任凭风吹浪打,我自闲庭信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